东岳哲学物演通论广州第二期线下交流
时间:2023年7月29日,地点:广州三寓宾馆,学友:刘俊、房仲明、齐晓斐、汪烁雷。几个朋友约在一起交流,以下为凭回忆记录了一些片段,无法完全还原,有些观点可能综合了多个人的意思。仅供参考,不能做为东岳哲学的学术考究和指导实践的依据。
1.物演视角下,创造一个新企业就是构建一个新的存在结构,背后是由许多个能够满足新存在结构所需能力的个体成员组成。新存在结构得以暂时稳定存在的过程,就是它代偿完成、达到存在阈的临机满足的过程,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新的后衍存在者。这规定了越后衍的企业注定是比以前更加复杂的,因此在如今不要再寄希望去找到简单且成功的创业方法。
2.代偿出来的新存在结构(企业)在自己的衍存位相上,一定是更加复杂的和消耗能量的,要求具备更加复杂的感应属性和结构属性等,否则难以存在。
3.前衍存在如植物依存条件直接是太阳能,在人类所处位相上大致可以武断视为“食、色”(即食物资源和生殖资源)。创业就是在当下的生存结构中整顿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滋养子系统和用户的耦合对接(企业和用户是2类存在者,互为依存条件)。虽然不得不代偿,但代偿的目的是尽量去帮助用户耦合前衍具有奠基性决定性的依存条件(如生殖资源),这样才能避免企业稳定性快速流失,尽量减缓滑入后衍存在位相的速度。
4.有时不得不用科技来提升企业的代偿能力,因为旧工具旧方案之所以过时,正是因为它们没有办法解决现有的依存问题,所以才会诞生新工具新方案。
5.虽然新企业内部复杂,但是对用户来说却要表现得十分简单。即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交互动作和流程倾向于简明高效,用户无须关注企业提供的服务背后运行着多么复杂的逻辑和流程。这透露着一抹“简约原理”规定性的影子。
6.存在度从高到低的过程,也是各衍存位相上存在者质量、范围、时效等越来越小的过程。这意味着能够成功代偿实现跃迁的新企业的数量也呈现减少趋势,能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机会自然也就减少。极端情况下就是资本收益负值化。
7.企业家做为他所构造的企业结构中的一份子时,他像哲学家、科学家一样,也属于代偿先行者。企业建构的过程,也就是感应属性和结构属性增益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一段耦合复多依存条件的动荡时期,但最终如果耦合达成,则面临临机代偿满足态,即暂时性稳存。可能还会呈现为无聊态。
8.世界呈现为“谜与问题”,“问题”在现有结构中总能找到解决方案,“谜”是在现有结构中找不到解决方案。学物演通论的人,谜可能会少一点。
9.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横向生存结构中,耦合依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暂时性稳定存在,即临机满足。满足态是差不多的,尽管不同人耦合的依存条件有差别。当然,人类低存在度所决定的横向生存结构不可能让个体一直稳定下去,所以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要处理不同问题,以求再次达到临机满足。达不成,就出各种问题,极端情况下就失存。
1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尚是最典型的代表,当有“多一分不取”的心态,满足态/佛态立马就显现。但或许也不一定要到庙里去当和尚,大佛小佛在心中。
11.极左、极右思想都是不满足态,中庸或许是暂时满足态。但是不同于辩证法,左右摇摆但始终在向前递进,物演通论指出前进是一条不归路,且只有这条路可以走。
12.商业中的升维攻击和降维打击,或许都是指代偿跃迁。
13.本质和现象都是在变化的,和存在度有关。存在度变了,现象和本质都会变。
14.递弱代偿会形成思维/文化遮蔽,但是也可以考虑一个问题:人类或许已经没有足够时间再增益出物演通论之后的新宇宙观了?
15.人类相比前衍物已经是个耗能生物,而且现代生活朝着越来越耗能的方向。当全世界的人民都要过“美好生活”,世界就不可维系。也就是说,人们目前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就是高耗能/资源的生活状态。新能源车实际是在引导大家走向更加耗能的生活。
低耗能的衍存位相,已经被前衍存在者(如植物)占据了,那些地方的生长机会几乎殆尽。未来的人类个体、家庭乃至企业结构,都会朝着更加耗能的方向。
关于“美好生活”的定义应该改变,但什么时间被重新定义?只能说难度很大。可能人世还不够惨,暂时还没有物演的传播土壤?
16.对于企业来说,国家是前衍依存条件,它的变动只能接受和适应。就如同哪天太阳不再东升西落了,人类也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