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哲学物演通论广州线下交流20241110

时间:2024年11月10日,地点:广州三寓宾馆。

开展了《物演通论》第17-20章的读书,提炼结果总结下:

本次交流的一些讨论:

1.第17-19章都有着从“整体存在”向“存在者”的视角转变过程整体与具体关系的分化与合一。

第17章主要强调的是本原存在(太一)还没有分化时,为了追求圆满不得不进行自我补偿(因为存在之外无存在)。一旦自我补偿,本原存在就分化构合成了具体的存在者,本原存在转变成了由无数具体存在者构合而成的“整体存在”。整体存在的存在度是守恒的,其内部具体的存在者的存在度是有差异的(具体存在者的存在度差异论证已经在第10-13章进行了铺垫)

第18、19章着重转向了讨论具体的存在者,探讨本原存在这种自我补偿的方式的有效性和无效性,具体存在者接力了本原存在进行演化。但每一个具体存在者的综合就是整体存在,就是本原存在,所以具体存在者的递弱代偿演化实际上也就是本原存在的递弱代偿演化。整体和具体始终是一个东西。

2.第18章和第19章中分别提出的递弱代偿创世法则和自然原理。

(1)第18章递弱代偿的创世法则:指的是从本原存在如何达成了存在者的一系衍化

(2)第19章递弱代偿的自然原理:指的是存在者达成存续的数学规定(存在度+代偿度=存在阈),有点借助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那种味道。

3.第20章指出的前后派生关系可能是物演通论应用的方向?

大家都喜欢讨论如何应用物演通论到实践中。再次读第20章最后2段时,有了一些感想,原文:总之,若欲了然任何事物的本质规定性,都不可忘记这样一个关键:它正绽放于下位存在或前体存在的失稳因素之中。 而对于上位存在或本体存在来说,这个有关自身本质规定的关键位点恰恰处于被完全遮蔽的状态。

欲了然任何事物的本质规定性”,不正就是如今每个人、每个行业所追求的吗?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规定后,就能够辅助我们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方向。

怎么能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它正绽放于下位存在或前体存在的失稳因素之中。”,这里的“”指“事物的本质规定性”,替换一下变成了:事物的本质规定性正绽放于下位存在或前体存在的失稳因素之中

在这我就联想到了1个事情:

中医说自己治病救人的原理和方法都来自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以《易经》和《道德经》为主要代表。但是我们细致去研究,中医它是照搬了《易经》和《道德经》的哪一条知识或规律吗?应该不是。中医继承的是《易经》和《道德经》最核心的思维模式,是“辩证法”。所以,大家不惊异中医里治病首要讲“辩证”(六经辩证、八纲辩证、脏腑辩证等)?这个“辩证”是不是完全就是“辩证法”过来的,我也不敢确定,但估计总有点关系吧!

中医的思想就是把人看成一个横向依存“依存”这个词在中医里常听到)的阴阳平衡系统。你杀死不了病毒、细菌,万物是相互依存的。你要做的是恢复身体的平衡,身体不平衡,就会生病。身体阴阳平衡,一切外来物就都会和你和谐共处(要么在体内形成寄生关系,要么从身体里排除出去)。阴阳和谐就是健康状态,病态时用的方法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

我们不能否认中医存在有效的领域,那这套有效的原理和方法系统,说是继承了《易经》和《道德经》,继承的其实是那个辩证思维模型,不是具体的那个论述。

按照这个思路,《物演通论》如果被某个领域用于有效实践,是不是也应该(至少说是“可以”)被继承的是它的思维模型?《物演通论》的思维模型是什么?是纵向衍存

再读上面那句话“事物的本质规定性正绽放于下位存在或前体存在的失稳因素之中”,先生给我们开了了解事物的另一个通道,你如果在横向依存环境中无法充分了解事物,可以去它的前体存在中找。也就是说,医学上遇到哪个器官的病变,除了系统考虑横向关联关系(中医思路),也可以从胚胎发育、更低等动物进化过程等方面考虑这个组织器官的前衍形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企业组织按字面意思理解,企业组织得以生存,取决于你的下位存在或前体存在遭遇的失稳因素,帮它们解决这个失稳因素,或许就是新的企业组织得以生存的原因。

【上述完全只是纸上谈兵,只为开拓思路,相互交流。】

曾老师在《曾蓉物演通论系列课程》第95章中说过一个中医相关的小研究,就是用的纵向衍存关系:对同一对象而言,衍存结构和依存结构完全是同一结构存在,只不过如果视角不同,模型的表达方式会有所区别。 比如中医虽然是依存模型,但它横向相关性的说明正好暗合了纵向衍存的序列,如十二经络中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从解剖学上看,肺和大肠完全没关系,但在胚胎学中,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都由脏壁中胚层分化而成,所以它们很近、关系很大;另外,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从解剖学上看也没关系,但在胚胎学中,心包腔和胸膜腔、腹膜腔,也就是中医中的三焦都是同一个胚内体腔分化而成的……

当时看到这个信息挺耳目一新的感觉,最近也了解一些经络和点穴治病的案例,通过按压手掌相关穴位可以达到缓解全身多处疼痛的作用,无疑证明了人体的横向依存关系,也一定程度印证人体器官间的纵向衍存关系。这其实是一个思路启发:不要只盯着你的目标对象,也去研究你的前体存在。

合并历史章节:

联系方式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