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哲学物演通论广州第四期线下交流

时间:2023年10月29日,地点:广州三寓宾馆。围绕温铁军十次危机展开讨论。摘录几点总结:

1.肯定温铁军老师提供的十次危机中众多信息量,以及其梳理的逻辑脉络和经济观点。

2.肯定温铁军老师指出的国家正在通过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政策等对应对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危机的合理性。

3.用物演通论视角,农村多次缓解城市带来的危机,从理论上讲体现了“前衍依存条件对存在者来说更具有稳定性、奠基性和决定性”。如今面对全球危机中国提出的“生态资源价值化”实际上是用后衍依存条件(或代偿手段)锚定维护前衍依存条件,符合存在规律。也体现了前衍低结构度(农村小农经济)比后衍高结构度(工商业经济)更稳定,以及前衍结构可以持续供给后衍结构供能的客观情况。

4.但从另外一面看,过往中国所有解决危机的手段(上山下乡、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其实都是中国这个存在者在增加代偿的过程。

5.所谓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不同,从纵向上看,也可以视为是代偿度的不同。如依赖技术、组织的程度,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依次增加。中国从第一产业,逐步发展出第二、第三产业,而且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占比比例逐步膨胀的过程,就是代偿度提高,存在度下降的过程。

6.但如今将推行一草一木的自然资源定价,是进一步向自然资源转移危机。它可能是有效代偿,或许会暂时性表现出如许多人认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但从物演通论角度,它最终是无效代偿,其代偿效力将随时间逐步消退,新一轮更严重的危机将快速显现。危机或许会表面暂时缓解,实际上它只会不断加重,这是物演通论与马克思主义以及许多主流观点不同的关键。(虽然当前似乎别无他法,不代偿立即无法存在)。

以上观点仅为闲聊讨论,不具有学术教学意义。

联系方式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