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哲学物演通论广州线下交流20240225
时间:2024年02月25日,地点:广州三寓宾馆。摘录几点总结:
1.求存就是平衡。温铁军老师的乡村振兴观点,国家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平衡以及如今的一带一路政策,都是在寻求在中国地域范围内,乃至全球地域范围内的再平衡。平衡一直是求存的手段,是一种有效代偿的表达。
因此,很多人认为如今国家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一种中庸之道,是比以往更好的发展路径。这样说固然没有错,因为按照现代化工业化发展路径,显然已经困难重重。
但读了物演通论,可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按照递弱代偿理论,有效代偿达成的同时,存在度就实现了下降(即求存者实现了分化)。也就是说,国家的这些政策,是会导致我们滑落到更低存在度的衍存位相上。我们得客观承认国家做为存在者不得不这样求存,也得承认我们并不是寻求到了一种比以前好的求存方式(生态资源被经济定价量化长远来说会带来新一轮危机)。
如同《人类的没落》中指出的求存路径,也同样不指向光明的未来,而是期望通过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一步到位代偿,同样会导致滑落到更低的存在度位相(相比于现在来说绝不是什么美好的未来,当然不同的个体因局部生存结构差异感受可能会不同),成为相对的侧枝盲端,动态平衡地存续万年。
2.在近年来多个战场上,美国已经不具备利用强大的科技代偿取胜的必胜能力。这也一定程度表达了科技代偿的代偿效力下降,即无效代偿充足的表现。虽然军事科技在打击目标的精确性上能力非常强,但是也有经济成本高的特点。面对敌人的无差别狂轰滥炸,高精尖的拦截和狙击能力有时也无能为力。(学友分享了一个最近战场上的一个事例,但忘记了具体的细节了)
3.利用物演通论第139章,可以指导企业组织设计全员绩效考核制度,构建在高竞争领域的企业(由企业组织的衍存位相决定,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企业)最小安全生存线策略,以适配企业的生存结构。
4.金观涛《系统的哲学》中有很多观点可以回答当初万维钢对物演通论的质疑,比如无机系统也是有求存要求的(万维钢认为东岳先生将“求存”表达在无机系统中,是一种拟人和错误)。但是金观涛在万维钢和万维钢的读者那里,可能也不受认可,因此用金观涛的研究观点去否证万维钢的质疑,估计也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心理波澜。
5.金观涛《系统的哲学》中指出了:工程师发现,任何较复杂的仪器失效率都遵循一个曲线。仪器在投入使用的一段时间失效率较高,这一阶段称为早期失效。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效率开始急骤降低,并长期保持很低水平(这一阶段称为随机失效)。当使用时间超过有效寿命后,失效率再度急增。整个曲线好像一个浴盆,因而也称为浴盆曲线。
这一曲线学友讨论时也认为“人体”也遵循这个浴盆曲线规律,整体来看,幼年期生病多、青中年生病少、老年生病再次上升。

6.东岳先生将疾病划分为:进化病、文明病、医源性疾病。谈到上海陈领医生的无痛针刀疗法,源于他在早年有很多的有效实践经验,但却很难解释为什么有效。之前有学友指出陈领医生认为他的针刀疗法的原理为“恢复人体的自立位平衡”,虽然感觉和物演通论关系也不是特别密切,但这一点跟现代运动和康复医学倒是比较契合。即人体在自立位上各个器官、组织在自然状态下是有一定的平衡结构的。如长期伏案工作(文明病),腰肌劳损处摸着就会感觉有点硬。针刀疗法可能可以对劳损处的软组织堵塞结节进行疏通,达到治疗的目的。
当然,比较早期进行干预疗效可能更好,如果疾病累及内脏如心脏等问题,可能针刀也无法治愈。对于针刀疗法,对许多现代医疗书束手无策的慢性病如果真的有治愈效果,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7.老韩的《物演美学》是“王东岳范式”。虽然演讲录追求B站视频形式,不是严格的学术形式。但是细究每个观点的导出,都有物演通论的理论基础,和物演通论是互洽的。至于美力究竟是不是单程力,以及美力的量化,大家还存疑。
同时有感性审美、知性审美、理性审美的艺术品是叫好又叫做的。我们要摒弃“艺术作品只追求美感,躲避恐怖感”的思想。用恐怖感来警示求存者,也是好的艺术(比如奥本海默)。艺术品不一定是追求美感,只要美学的结果是维护求存的,那就是好的艺术。
8.东岳先生说他写完《物演通论》后使命就结束了,传播不是他要担心的问题。最近发现有一位成都的学友,依靠看《物演通论》以及先生视频,总共几十遍之多,书上画得密密麻麻。对物演通论的理解也十分深入,践行的就是东岳先生在无用空间谈的“读书方法”。
大家看到他的书(拍的照片)都大为震惊。想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懂《物演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