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12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一章

B.智质性状的类体质特征── B-Ⅵ.工具的位相:智质作为“精神本体”之存在,只是一种后衍性自然感应属性(或曰“自在性生物逻辑潜能”)的超验观审或自我体验;智质作为“生存性状”之延伸,才是一种代偿性自然衍存…

02
12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章

A.智质属性的DNA余绪── A-Ⅰ.操纵性:人类的一切复杂行为均受智质要素──即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的指导和操纵(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在某种程度上亦然),一如低等动物的本能行为均受DNA基因的指导和操纵一样,…

27
7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九章

早在本书卷二的基本题旨中,我已明示:宇宙衍存物的感应度与其存在度成反比,与其代偿度成正比。及至发展到生命物质的演运构成阶段,这一自然律令近乎显象为伸手可及的直观实物──这“实物”就是专司信息感应的生物神…

23
7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八章

讨论到这一步,我们的社会哲学体系大约只剩下与晚级社会有关的三类问题尚未解决了,这三类问题是: 一、作为智质代偿之载体的物种──人类,它的生存度递弱进程是怎样表达的? 二、智质发生与体质变异的代偿性…

03
7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七章

Ⅻ.基于上述,我们知道R系数的演升所代表的是不可遏止的自然存在性递变进程,因此,任何结构系统内非耦合因素的增长也就是一个绝对的动势,固有的结构基础削弱了,新的结构在前者弱化的过程中代偿发育成熟,社会系…

02
7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六章

Ⅺ.固然各种社会结构终于都不免趋向崩溃,但不同结构的稳定程度毕竟迥然有异。从大处着眼可以发现,随着R系数的上升,代表生存度的E值虽然越来越小,然而社会度S值的相应上扬仅仅表示其残质构合的细密程度越来越高…

07
6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五章

Ⅹ.各个子系统之间如此满打满算的关联机巧何以能够准确无误地建立起来呢?这就必须理解信息反馈的原理(顺便补充一句,所谓“信息”,乃是“分化物的可感属性”之别称〈详义请参阅卷二〉)。简单地讲,在所有的自然依…

29
5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四章

Ⅸ.上述三个子系统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配合联系,社会度S才会随着R系数的变动表现出对异质残化生命的代偿整合效应。所谓“有效配合”,不是指一个子系统对另一个子系统的单向规定,而是指一个子系统的功能输出恰好构…

27
5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三章

Ⅷ.R系数的动进,体现在由体质性状所规范的机体机能及其求生行为的相应特化上,是为“体能”,例如运动系统的形成造就了奔跑跳跃的体能,尖牙利爪的特化造就了捕猎肉食的体能等等;同样,R系数的继续演升终将造成智…

27
5 月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二章

Ⅶ.由于上述缘故,在初级社会中由原始生物通过自身之遗传属性所建立的生存延伸线,于中级社会发生结构化整合之后,其接续这条生存线的努力即由生命与社会联手进行了,而且随着这条生存线的伸展,其后续之重负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