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解读物演坐标示意图

上述坐标示意图中的所谓“奇点”在哲学上可以表述为:当“存在”尚处于存在度趋近于1的存在状态之际,由于代偿性分化几近阙如,存在本身近乎没有任何属性发生,亦即近乎没有“可认识性”或“可现象性”,因而乃是处于没有任何形容词或摹状词可予修饰或阐发的那样一种存在状态之中,是谓“奇点”。【注:“奇点”是移借于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在这个“点”上,任何感性直观或逻辑推导、包括数学和物理学上一切可用的演算方法和检测手段均不能对其有所涉猎,从哲学认识论方面着眼,根本的道理已如上述。又,在此显示,“认识”与“认知”是两个具有代偿相关性的不同概念,正如“现象”与“表象”是两个具有代偿相关性的不同概念一样。而且,认识过程一定滥觞于属性分化过程,且一定是分化了的属性之间必须发生耦合关系的代偿产物。(详论见于卷二)】(1)

横轴t表示演动向度,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时间流程,而是借以概括第十三章中从af的总体演化态势,也就是说,它包括从前时空质量时空系统全部宇宙衍运维度物态衰变区间(坐标纵轴与右端虚线之间);

纵轴Ts表示演动量度,它把存在阈给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阈效价”,即从坐标横轴到存在阈平行线(上端虚线)的垂直高度就是阈效价的恒定值

这个恒定值之所以不是一个表达常量的点(奇点被表达成整个纵轴,阈常量被表达成阈平行线),乃是由于自然存续的进程把它从最初的一个点延展成了一条代偿等位线,所谓“等位线”,就是一切存在物既不能有所超越也不能有所缺失普适常数规定,或者说,是一切存在物实现其存在的等位效价等位阈,故谓之“存在阈”;

而这个表现为平行等位线的“阈效价”,其实是由坐标中的那条下倾偏位线(呈直线或抛物线)所分隔开来的上下两种效价共同合成的,所谓“偏位线”,就是一切存在物既不能保持恒定也不能逆向运动基础变量规定,或者说,是一切存在物实现其衍存的必然偏失,所失者,“存在效价”是也;

所以,偏位线以下的面积(Ed)代表自然总体存在效价,其演运形态呈递减趋势;相应地,偏位线以上的面积(Cd)代表自然总体代偿效价,其演运形态呈递增趋势;二者之间的反比互补动势构成了等位阈效价的内部关系。(2)

注释:

(1)本段需要强调的是:奇点仅仅是几乎无属性,所以其存在度是趋近于1而非1,否则就没有奇点的概念了,即奇点至少还有最基本的存在属性,虽然代偿微弱得可以忽略,以致于无具体可表述、可认知的属性。这说明,“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越是我们感知不到的存在越是最坚实的存在,如始基存在或奇点存在;越是我们感知丰富的存在越是虚弱的不真实的存在。所以,佛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家和物演中的实相与虚相和普罗大众理解的正好相反:佛家所说宇宙实相为“空”,物演中最坚实的存在也是几乎无属性无可认知的奇点存在。故,可以感知、可以言说的都是属性存在,不可感知、不可言说的才是坚实的本原存在或本性存在。由此可知,一切感知和言说都是属性丰化下的表象,其内在的存在度的差别才是根本,如从认识到认知,从现象到表象,都是仅仅代偿位相不同的不等位同义词。

(2)横轴t代表演动向度或时空万物一体的一维演运维,即存在性一元展开的演运维,即五十四章所表述的“时空存在与物的存在共和为‘一维存在’(即‘一系存在’)而存在,这就是时空的本质”,这与我们既往时空观中的时空概念已经完全不同。它说明一维时空(演运维)的展开过程就是存在性的展开过程,也是万物的演化进程,故,五十四章第一段指出“时间和空间在存在的自性中就是存在本身”。

纵轴Ts表示演动量度或不同衍存位相下存在度代偿度反比互补的数学关系。随着横轴的展开,奇点的存在被递减的存在度和递增的代偿度变塑为衍存偏位线,表达着不同衍存位相下存在度代偿度反比互补的数学关系。衍存偏位线上任一点在横轴、纵轴上的对应就表达着一维时空演运位相和物存内涵的变化,即存在性内部存在度、代偿度的量度变化,二者是一体的,归根到底是一回事,正如一维衍运还未展开时和奇点是一体,所以,五十四章明确指出“时空绝不是物质以外的某种存在,而直接就是物性的体现”。也就是说,横轴代表存在性展开的一维衍运,纵轴代表物存内涵,二者是一体存在下的同一回事

存在阈作为普适常量,在自然存续的进程中从最初的奇点延展成了一条代偿等位线,这表达着存在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整体的“一”,任何认知中的对立都是立足于特定衍存位相只看到横向被逻辑隔离的表象而看不见纵向衍存整体之故。

注:本章接着上一章的物演示意图继续解读。

附:本章重要概念:

一、“(代偿)等位线”与“存在阈”

(第三十五章)这个恒定值之所以不是一个表达常量的点(奇点被表达成整个纵轴,阈常量被表达成阈平行线),乃是由于自然存续的进程把它从最初的一个点延展成了一条代偿等位线,所谓“等位线”,就是一切存在物既不能有所超越也不能有所缺失普适常数规定,或者说,是一切存在物实现其存在的等位效价等位阈,故谓之“存在阈”。

(概念注释):“存在阈”是万物存在的基本阈值。它是一个普适常量,由反比相关的存在度与代偿度之和构成。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

希望本公众号对您学习《物演通论》有帮助!思想的传播需要我的初心和坚持,也需要您的支持和鼓励!欢迎提供反馈,或赞赏、转发,或批评、指正。谢谢!

1、欢迎读书困难的同学关注“物演通论注释”公众号,有逐章的注释以供参考,二维码如下:

2、请关注“物演通论看世界”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3、请关注“物演通论读书会”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联系方式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