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看世界之三十四:人性的善与恶
人性的善与恶 ——《金钱世界》中的物演观
持这一物演的基本观念探讨《金钱世界》中的人性,略有一番值得玩味的地方。趁着还有码文字的冲动,连夜匆忙的写了下面的文字。
在正式切入电影之前,我想简略的探讨一个老生常谈、中西矛盾的问题:人性的善与恶。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即说人性本质是善的;西方则毫不犹豫的认为,人性本质是恶的,因此设置了种种制度例如三权分立、美国全面持枪制度等等都是为了防止暴君的出现。
纵观种种论述都没有一个能让我信服的表述。唯有在圣贤的递弱代偿原理性下,能够对人性的善恶观有一个系统的全新理解。
把人性本质用善恶来表述,这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善恶的话题一旦展开就不可逃脱出主观的范畴。因为善与恶都是用以知性层面上表述对象的尺度,不可避免的是知性层面做出的判断。如此复杂的问题,用知性逻辑来探讨自然是十分软弱的,即是说知性逻辑不足以探讨如此复杂的问题。
那么,在递弱代偿原理的框架下看《金钱世界》中的人性,我以为在这其中所说的恶,即是智质代偿在知性层面的理性违背了知性判断而显出的恶;所谓的善,亦是指更多的符合知性逻辑的直观判断而显出的善。
在复杂情况下,一个人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获得所有有效信息的(full picture),但他又完全依赖于全面有效信息做出决策,所以他能做的唯有通过种种理性策略来试探各种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而这个过程望望会让决策者显得违背了感性知性逻辑所做出直观判断而使人性显恶。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讲述了老Getty和他的媳妇就解救被绑架的孙子小Getty而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各种斗智斗勇。
老Getty内心真实的想法是非常想赎回小Getty,其实和他媳妇的目标是一致。但老Getty的处境比她媳妇的处境确实是恶劣的多,因为人人都想要他的钱,或者说人人都可能想骗他的钱,从他亲生的儿子到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因此老Getty无法相信任何一个人,包括亲人。老Getty的处境是如此之恶劣(存在度低于常人),他只能依赖各种策略(智质代偿),才能保护他的财富。
电影的两个桥段最能说明:1、绑架一开始,老Getty就对媒体宣布他不会支付一分赎金,因为他有14个孙辈。但其实小Getty是他默认的继承人,他其实不在乎那么点赎金的。2、当他的安全顾问Chace告诉他,小Getty被绑架不是自导自演的闹剧,是真的被绑架了,这次肯定要付赎金了,老Getty又找了个牵强附会的理由拒绝了支付赎金。
分析一下:桥段1时,老Getty对绑架是无法判断它的真实性的而且即便是真的,他也不可能就此妥协,因为他还有14个孙辈。所以他做出了违背知性判断的决策,实则是智慧的(智质代偿);桥段2时,老Getty在怀疑对象扩大到了安全顾问Chace和他媳妇,对于他们的动机是什么的问题上。这种类似的桥段在电影中还有很多处,这里不再赘述。
身在老Getty的处境,他的弱存状态要远远弱于他媳妇和安全顾问Chace,因此老Getty只有不断的依赖于智质代偿(策略)来维持他的存在阈。如若他是个像他媳妇和Chace那样用知性就去判断(即是人的直观反应)的话,那么老Getty早就被人骗光了或者他一开始就不可能聚集富可敌国的财富。
换句话说,越是权钱集于一身的人则存在度越低,越需要依赖更多的理性逻辑作为智质代偿量。因此越是权势之人会无可避免的越是容易违背直观的人性,即是显得人性之恶。
我们还能用善恶来判断人性吗?!在这部电影中是不能的。什么样的位格决定了他必须展现什么样的人性:位格越低越要依赖理性逻辑,越要抛弃知性成分,显得是恶;位格越高,如普通群众,也许只需要动用知性判断就可满足存在,更显得是所谓的人性之善吧。
引用一个电影中的桥段作为收尾。Chace问老Getty多少金钱才能使你感觉到安全?老Getty回答:MORE!
你还能说老Getty是善还是恶吗?!他已然是卷入了极为弱存的黑洞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