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蓉谈“怎样才是真正深度和贯通性理解《物演通论》”?

*我再说一下什么是深度理解和贯通性理解。本文转载自曾蓉《物演通论》系列课程第八十四章讲义。

以《物演通论》为例,《物演通论》一以贯之的东西是递弱代偿的存在性,即存在性是“一”。所以,《物演通论》中的任意内容,你能把它层层归为递弱代偿的存在性就算深度理解了;但你能把所有内容正确的层层归为递弱代偿的存在性的前提一定是你能把递弱代偿存在性的内容层层展开出《物演通论》中所有的内容。也就是基于对《物演通论》从整体到细节的全部理解,能从“一”的整体模型细化出“多”的细节性勾勒,也能把“多”的细节追溯为“一”。如果把《物演通论》比喻成大树,就是能完成从根到枝到叶(当然,本书的“叶”可能已经是足以重塑其他学科和行业基础理论的“根”了)、再从叶到枝到根的说明,而且,从任一章节的任一点为起点,都能把这个从“一”到“多”、在从“多”到“一的”双向式脉络理清楚,就是通了。

这样,你所理解的“递弱代偿的存在性”才囊括了先生缔造这个逻辑模型所赋予的所有真实内涵。先生赋予这个逻辑模型具体内涵的过程就是通过概念和论述结构化这个逻辑模型的过程,就是为了回答某些关键问题,整顿关键信息量,逐步细化整个逻辑模型的过程;这个结构化的过程,包括概念的划分,问题的提出和论证等,都是服务于追求终极和通解世界的,既要回答既往哲学遗留的问题,也要要完成对当代科学信息量的处理,这就要求先生首先需要了解揭示科学本质和分化脉络的关键信息量,如先生为了理清生物的本质会去学化学,为了理清化学的本质会去学物理……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量,但说明研究对象整体的关键信息量是不可或缺的。

可见,哲学逻辑模型的价值除了完整性,还在于它能处理多少信息量。我在很多微信群发现很多民科,都自以为创造了通解世界的新理论,但实际上让他们去细化一下自己的逻辑模型或系统性的证明这个逻辑模型,就会明白其新理论的偏狭或不靠谱。事实上,所谓得道、所谓觉悟,就是达成“一”的自洽性认知,所以,逻辑模型从“一”到“多”的环节越少,能整顿的信息量越少,达成“一”就越容易。说句不好听的话,越无知越容易自洽,越容易自觉得道和觉悟,如理化感应下的质子和电子,天生就是得道者,只不过它们连自觉的能力还不具备,自己不知道罢了。所以,对个人而言,如果不是要做学问、要做哲学家,有一份宗教信仰或者有一个让自己觉得觉悟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理论,反而很容易心理安稳,幸福指数也高,所以,我一般无意去改变别人的认知,毕竟感觉幸福最重要。只不过,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怀疑精神,哲学态度中最重要的就是刨根问底、追本溯源。只要你在吸收新的思想、不断反思自己的认知,就一定会自动改变,而我,只对于主动改变、希望学习《物演通论》的人而言,才是一个助力者。

当然,人类的信息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科学信息量的急剧爆炸只证明了人类存在度的急速衰减,通过理性抽象来处理大信息量,也不代表能更接近抵达真理。因为抽象就是武断,抽象的层级越多,武断的层级越多,越背离本真。现在很多人视科学为真理,笃信科学结论,完全意识不到任何科学结论都是有特定武断前提的,公理也是武断前提。一旦前提改变,可能结论就颠倒了。如非欧几何改变了欧式几何的前提条件,整个数学世界都变了。事实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模拟永远是越来越武断的,永远是把一个复杂系统抽象或处理成一个简单系统,才能找到答案。而这个答案,最多是在模拟的某个局部领域达成广义逻辑融洽,其代偿有效性也是局域范围的,而且其有效性的效力注定越来越弱,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哲学基于整体领域达成整体认知,没有整体认知对局部认知的约束和反思,科学对自身的认可和使用往往无限制或限制不够,以致于把人类急速引入断崖。

总之,只有理解了先生逻辑模型的完整的真实内涵,才谈得上发展和应用,否则,不明所以的就用《物演通论》中的概念随意解读,很容易曲解曲用,流于肤浅。开这个课的目的就是希望参与者都能实现对《物演通论》的深度理解和贯通性理解,然后根据各自的兴趣自发的去确定自己的方向或目标;或者,没有任何方向和目标,单纯的就是想读懂《物演通论》而已,也是很好的。

联系方式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