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社会反馈系统
Ⅸ.上述三个子系统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配合联系,社会度S才会随着R系数的变动表现出对异质残化生命的代偿整合效应。所谓“有效配合”,不是指一个子系统对另一个子系统的单向规定,而是指一个子系统的功能输出恰好构成其他子系统的条件输入,也就是说,任一子系统的存在条件都能够得到其他某些或某一子系统的功能配给或支持,同时任一子系统的功能释放又能被其他某些或某一子系统作为自身的存在条件予以吸收,从而建立起系统论原理所要求的双向耦合、互为因果的循环反馈调节系统(读者可以参阅金观涛先生的有关著作,他用系统论方法相当精彩地演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动态)。实际上,生物有机体就是这样一个最典型的结构系统,它把整个宇宙的残态弱化衍存机制凝缩在自己体内,然后再把这种机制投射给社会,以便为自己建构起一个内外呼应的代偿转化保障体系。(1)
再以蜜蜂社会为例,我们可以将其社会耦合结构模式化为如下开放型反馈系统:

a.在初级社会的起点上,社会由原始生物的增殖属性而派生;至中级社会,繁殖行为或亲缘关系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构成社会调控子系统的主要支架,实在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循序渐进过程;实际上,直到晚级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中依旧保留着某些亲缘关系的遗迹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蜂王除了通过产卵量和产卵性别选择来调控蜂群组织外,尚以自身分泌的独特外激素对整个蜂群进行整体性反馈调节;当然,蜂王享用的蜂乳几乎是全部工蜂产泌能力的总和(另有少许用以阶段性地饲喂幼蜂),这种王浆物质若有积余反而不妙,因为它是造成蜂群骚动分蜂的内部因素之一。
b.此处主要指工蜂采食和蜜粉贮备的结构子系统,它自是整个蜂群社会的支持基础,它首先受到工蜂体质生存性状的规定,同时还受到系统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不足或过剩都可能造成蜜蜂社会的结构震荡。
c.严格说来,中级社会的信息结构未必可以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看待,但其作用之显要一望而知,且发展“前途”颇为惊人,故姑妄放大之。这个子系统的存在和发生照例导源于以蜜蜂神经体液组织为基础的体智性状,其在蜂群社会中的弥散响应流程倘有片刻阻断,后果不言而自明。
d.该行为结构(指筑巢及温控、湿控等内稳行为)应归于滋养子系统,之所以将它提出来专述,乃由于它同样形成了一个细微的反馈亚系统──筑巢的规模和类别设计受到群量现状、繁殖预期、蜜粉储量、外力损毁等因素的制约。其实在任一社会位相上,这种反馈机制都在运转,它表明人们选用三个功能子系统来描述社会结构带有多么大的抽象概括性和逻辑随意性。
e.生物御敌行为与生物侵犯行为属于同类,在中级社会,它似乎较为偏向于滋养子系统;在晚级社会,它又更像是政治子系统的一个分支。其实,在膜翅目社会中,它要么只是一个潜在的反馈亚系统(如在蜜蜂群体中,该系统受敌情激发而显,至敌情消退复隐);要么就是一个独立的反馈子系统(如在某些蚁类群体中,该系统直接以一个常备的兵蚁阶层为载体);总之,无论你把它放在固有三系统中的哪一个里面都显得不妥,故予分列。
在蜜蜂社会中,我们亦可将其耦合系统简化为滋养和调控两个子系统看待,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反馈配署关系更是一目了然:

(2)
总之,无论人们划分出怎样不同的理解模式,其建立社会系统结构的配合关系不外如此。值得留意的是,在膜翅目社会的典型构态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社会结构”,其实无非是食与性等生理性状在体质生存层面上的残化整合,也就是说,作为自然衍存流程的继续,社会结构本质上乃是生物结构趋于残弱化的代偿性生机重建而已。(3)
注释:
(1)任何存在都是结构存在,当结构复杂到一定程度就会衍生出说明这个复杂系统的理论,所以人类在寻求对后衍复杂系统的理解时顺势导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任何存在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存在,即任何存在都需要维持住一个相对的平衡,否则不能显示为存在,如最新的人造元素第107位Bh〈迄今还没有中文标注〉,半衰期仅为10⁻³秒。这种存在在自然界中不一定不存在,仅仅因为其几乎完全没有稳定性,来不及被人类感知,故对人类而言,如果不是通过人造而认识,就等于不存在。这方面的著述很多,金观涛的一系列对社会系统的研究、对复杂系统的哲学研究都值得一读。
社会系统作为最后衍的复杂系统,其衍存机制与前衍系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体外社会分化的衍存机制和有机体体内分化的衍存机制完全一致,都是一个负反馈复杂系统(或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的复杂结构存在)。这里的负反馈在下一章有更细致的解读,主要表现为各组分之间的双向耦合、互为因果。
(2)本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更细致地说明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以膜翅目社会为例,讲其分为性繁殖调控系统、滋养子系统、信息子系统 、内稳行为和御外行为系统;最后又简化为性繁殖调控系统和物能代偿滋养子系统。(请参看书中的内容,都很好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对社会结构的划分基于划分者需要回答的问题和最终解读目标下对社会的理解,金观涛和王东岳先生都是根据社会功能来做或细致、或粗略的划分,最粗略的划分是为了说明社会结构最基本、最本质的功能。
(3)无论把社会结构几分,都是为了说明社会的本质。当把膜翅目蜜蜂社会最粗略地划分为性繁殖调控系统和物能代偿滋养子系统时,更能清楚地看到社会的功能和机体的功能并无区别,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目标功能与机体结构最基本的食与性的功能要求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对维护和延续自身求存的结构代偿。所以,社会结构的求存本质是机体结构求存本质的延续,是生物结构(蜜蜂社会是体质结构,智人以后是智质结构)趋于残弱化的代偿性生机重建。据此,本章推出社会原理第九条:社会结构本质上是生物结构趋于残弱化的代偿性生机重建。
总之,无论何种社会位相上的生物社会,社会功能归结到最基本的点上无非代谢与繁殖,社会的本质或最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社会这个更大的范围或更复杂的依存结构来实现社会成员的食与性。
注:本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以蜜蜂社会为例,对社会结构系统做了更细致的解读,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说明社会结构是对社会成员残化的联属代偿:在智人以前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体质残化的代偿,智人以后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智质残化的代偿。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
希望本公众号对您学习《物演通论》有帮助!思想的传播需要我的初心和坚持,也需要您的支持和鼓励!欢迎提供反馈,或赞赏、转发,或批评、指正。谢谢!
1、欢迎读书困难的同学关注“物演通论注释”公众号,有逐章的注释以供参考,二维码如下:

2、请关注“物演通论看世界”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3、请关注“物演通论读书会”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