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哲学物演通论广州线下交流20240922

时间:2024年09月22日,地点:广州三寓宾馆。

开展了《物演通论》第13-16章的读书,提炼结果总结下:

本次交流的一些讨论:

1.第13章中,c项为什么和a项相通?

因为相对量度递减(a项),所以后衍存在的存在难度相对变大,内外部的依存条件相对增多。

2.第15章中:返璞归真”或“复归于其根”的幻想导源于辩证法,即所谓“反者道之动”;就是说,恰恰是因为他无法超脱原始辩证逻辑的束缚,所以才导致他会真诚地相信,返回到“结绳而用”的原始生存状态是可能的。

东岳先生在这里道出了“辩证法”的问题,它是理性的初级阶段,适合处理低信息量,面对大信息量时可能力不从心或者引起误判。

辩证法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比如中医里也讲究辩证,处理系统问题时颇为有效。但是它在指导方向性问题时可能出错,比如郭生白郭老的本能论,在治疗当今西医无法治疗的各种慢性病、肿瘤时颇有确切疗效,但是郭老期望通过实践效果,20年内实现“全民健康,天下无医”的崇高理想,至今已进程过半数以上,医疗问题却更加突出。而《物演通论》高度调动理性和现代信息量,广义逻辑同洽的证明了社会发展趋势不良,无疑可以回答为何“天下无医”的理想在西方文化退出世界主流舞台前几乎不可能实现。

东岳先生和郭老的思想对比详见:《王东岳和郭生白思想对比

合并历史章节:

联系方式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