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包括精神化了的“盲存”──是一个由存在阈所确定的自然常数(这就是既往无论从唯物观抑或从唯心观出发的几乎所有哲学都把“存在”视为“绝对”的缘由);而“存在阈”是由趋于递减的存在效价和反比递补的等效代偿共和而成的(这就是一切现实存在物都只能将自身实现为相对的、有限的“位相性存在”的缘由);这个“存在阈”的阈…
《物演通论》第一百零九章
强化的意志代偿是为了驱动弱化的衍存者在依存条件递繁的自然境遇中保持得以存续的存在力度。结果形成如下局面: a.存在度愈弱,存在欲则愈强;【笼统地看,这“存在欲”就是“意志”。】 b.然存在欲愈强,实现存在的难度反而愈大。【具体地看,这“意志”已超出于载体自身,而必须实现为对“身外之物”的“应”。】 一方…
《人体哲理》二、生物史的造就:人体生理与人类文明
人类是自然物质衰变演化的阶段性产物,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了整个自然史,才能真正了解人性的本原。(前面所讲,就属这类话题。) 同时,人体又是生物系统畸变进化的终末型载体,也就是说,它在最贴近于自身完成态的自然史阶段上,隶属于生物系列,因此,了解生物进化史,是打开人体奥秘的钥匙。(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
《物演通论》第九十章
感性与直观──感性在最切近处接续着感应性。所不同的是,感应之“感”以“应”为其直接结局(即“感应一体”),而感性之“感”以“直观表象”为其直接结局(即“感应迟滞”)。 诚然表象并不限于直观,它将在不同程度或深度上发展出各种非直观的辨析关系式或理想模型式的表象(如几何构图或数学坐标等等),因此可以这样看待表象并…
《人体哲理》一、“人体”的本质:宇宙物演的临末形态
从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到保罗?髙更的画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其中所强调的无非是,当人类无休止地追逐外界与外物之时,他们可曾认真想过:人自身的内质及其自然处境究竟是什么? 再则,“文明”只是一个短暂的历程(万年左右),可“人体”却是一个久远的造化(以亿年计)。拿一孔之见,去遮…
《人体哲理》:生物畸变与进化衰变的极致
自古以来,人类有理由把自己看做是“万物之灵”,是最接近于造物主形象的生物之极品,因为人类的确表现出卓越的自我求存能力和他物控制能力。问题在于,“能力”是什么?“能力增强”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很少有人真正追究过。 一个半世纪以前,“达尔文进化论”问世,把上述问题换成达尔文学说中的专业术语,叫做“适应…
《物演通论》名词及概念注释
存在:简称“在”,从显意识上看,它是对“存在者”(简称“在者”)的总体抽象,因而它一定是主观化了的存在,而不可能是客体的总和,尽管我们可以把它设定为客体的总和。但,根据现代宇宙论,万物的演化导源于某种能量爆发即“幽在”(见后条),其最初的分化态迹近均质,作为“可换位主体”(见后条)的对象因此也一定呈现出无差别的匀…
递弱演化的自然律纲要
摘 要 宇宙物质的演化运动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阶段,它是一个完整无间断的统一过程。放眼于这个大尺度的自然系统,我们发现,整个物态或物种的嬗变和进化呈现出存在效价递减的趋势,而其属性集合或机能代偿则相应递增,二者之间成反比函数关系,是为“递弱代偿原理”。依据这个假说,我们能够有效地解释生物进化所…
人类的没落与自我拯救的限度(三)自我拯救的限度
不难看出,上述设想与此前不断变换身段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何其相似乃尔,这不免令人失望,而我所凭借的唯一根据就是由危亡形势造成的生存压力。可是,这个压力要增大到什么程度才能产生质变效果?以及,哪怕这个压力增大到人种绝灭的边缘是否能够真正产生效果?——这还都是疑问。 况且,从导向上看,我所希冀和勾勒的,…
人类的没落与自我拯救的限度(二)自我拯救的原则
讨论这个题目有相当大的风险,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预言本身的风险。(除非是趋势性的总体判断,预言的可信性历来是很差的,尤其是对未来事体的模型细节所作的预言。这种前瞻性的无效或盲目甚至是一种自然规定,譬如,后天获得的能力和知识不能通过基因遗传,基因的变异也不按照预定的方向发生,所以基因的突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