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万物因递弱代偿而衍存(卷一所示);【论断:“人类”乃是弱化物演的最后载体,由此注定了我们在自然界的卑下位置。】 精神属性因分化依存而勃发(卷二所示);【论断:“精神”乃是属性代偿的最高形式,由此注定了智慧在衍存系的无助性质。】 社会实体因生物残弱而构成(卷三所示)。【论断:“社会”乃…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九章
黑格尔曾说:哲学史就是哲学。此言不谬,然未免失之于眼界太窄,应该说,存在史就是存在,逻辑史就是哲学,而逻辑史与存在史原属一脉(参阅卷二第九十四章与第九十五章等)。这意思不是说“存在”只存在于“逻辑”中,而是说“逻辑作为一种代偿之属性”只能派生性地存在于“存在的绵延”中,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存在作为系列…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上所述看起来像是一鳞半爪的分论,实则已基本勾勒出生物晚级社会的结构分化轮廓及其代偿演运轨迹。其所以要采用这样一种漫谈的方式来探讨质地严密的人类社会构成序列,乃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作者必须照顾到既有的社会成见,即必须设法将全新的逻辑血脉贯通到旧有的社会概念体系中去,从而使社会学的脱胎换骨过程成…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同──乃是生物智质性状趋近于极端分化或极端残化的生物同质态残弱存境或社会实体化结构属境,亦可说是预定在晚级生物的意志和逻辑属性中的自为代偿极限。对于上述定义,读懂了全书的人自无难以理解之处,只有“同质态”和“实体化”二词尚需注释:所谓“同质态”,是对自然物质演进到异质分化的极端境界,亦即自然物质演进到晚…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六章
国家──是落实在生物晚级社会位相上的进行性自然结构单元或阶段性递弱代偿存境。 其“进行性自然结构单元”体现在它的“来龙”上:即如粒子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细胞结构→机体结构→动物亲缘种群结构→人类氏族社群结构→氏族联合的部落结构→部落联盟结构→局域型城邦或王国结构→扩张型封建君主国家结构→开放型议会民主国家…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义──乃是社会结构成长或社会属境代偿在伦理逻辑上的宏大观念体现和综合意向表达。即作为后衍性生物存在的人类,以自为而不自觉的智质演动方式,在个性残化与群体组合之间所形成的集体内向体验,并借以追求或促进社会结构的滚动扩张和自然发展。由于人类的整体衍存倾向及其总体意识倾向是必然“向善”的,于是“向善的要求”…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四章
道德──是生物及其社会分化的社会性组合介质或社会化配合规定。既然生物及其社会的滥觞可以一直追溯到无机物演的宇宙深处,则“道德”的前身自然就与无机结构的物理规定同源(譬如电子的“道德”即在于它必须按照粒子分化的法则或原子结构的规定衍存和运行)。即便不把事情讲得如此极端,至少可以说,人类晚级社会中的“道德”或…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三章
民主──此乃社会分化载体趋于细化的社会结构质态或社会政体形态。“民主”之“民”(在其名词意义上)既可能是“正在分化的阶级”,也可能是“阶级解体后的多元社团”,甚或是“社团解体后的异质残化个体”;“民主”的“主”(在其动词意义上)系指“分化载体”的“主动性”或“自为性”随分化进程的发展而倾向提高。于是,“民主”的全体概念就…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二章
战争──是社会结构未能切合的激化反应,或者说是社会结构达成切合的方式之一亦无不可。仿佛某些化合反应必须经由燃烧过程才能实现一样,在这里,“人”或“由人组成的集团”一如“分子”或“分子集团”,说到底,它们都不过是借以贯彻自然残化构合律令的基本素材而已。所不同的,仅在于各自身处的代偿位相不尽一致,故而才造成此类…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一章
革命──自然社会结构的嬗变跃迁或晚级社会结构的暴烈变革是也。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涉及分化结构的重组或结构演进的分化,而不以“暴烈形态”为据,须知悄然渐变尽可以扭转乾坤,而瞬间暴动亦可能终于不过是旧结构的再造。之所以还要将“暴烈变革”的表观形式列为“革命”的要点之一,乃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结构化进程迄今尚未完全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