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章

阶级──是自然社会的宏观分化形式,或者说,是以生物为基质的社会结构的阶段性体智分化产物,因为,追本溯源的话,它其实早在膜翅目社会中就已具雏形了。将“阶级”投射在社会控制系统的结构定位平面上即谓“阶层”,至于何者是处在控制地位的上层社会,何者是处在受控地位的下层社会,恐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社会系统运动表…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九章

平等──乃“反社会倾向”的典型表达,它所显现的不外是体质性状相对同质态对智质性状绝对异质化的深刻抵制和因势复苏。何谓“反社会倾向”呢?让我们看看“平等”的原质即可了然:在生物社会史上,真正的平等仅见于初级社会的原始单细胞之间,无论从其体质构成(DNA等分子构成)抑或从其社会关系(无结构均质状态)着眼,此刻的…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由──是失位性衍存者的特定依存质态(参阅卷一第五十二章与卷二第一百一十六章等)。所谓“失位性衍存者”,系指一切具有自主能动性的生物,它包括从单细胞原生动物如鞭毛虫直到高等哺乳动物如人类;所谓“特定依存质态”,系指在极其繁杂的依存条件中寻觅自身依存位置的动荡生存方式,它包括从原始单细胞生物的离散型亚结构…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七章

政治──是智质载体的残化整合状态之总称。既然智质载体有越来越超出于生物本体的一面,则政治也就有越来越凌驾于物化性状的倾向。【所以,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不无道理;不过,基于此,说“政治是文化(或其他任何社会现象)的集中表现”也同样不无道理;因为,说到底,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不外是人类的生物质态的代偿…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六章

文化──就是智质的性状化表达。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外延:广义地讲,它与“文明”一词没有分别,即它所涵盖的是整个自然衍存区间晚近代偿阶段的人类实存状态或“社会结构状态”;狭义地讲,它仅指智质感应属性尚未实现为物化性状以先的虚存状态或“精神预应状态”。【因此,广义的文化或“文明”即成为智质生物展开为晚级社会存…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无意赘述晚级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形态的演化过程和组织细节,有关这方面的论著之多堪称汗牛充栋,不过多也无益,因为无论你如何寒窗苦读,到底依旧不能了然社会的由来和本质,其所以如此,乃是由于人们对贯彻始终的自然社会动势缺乏理解,当然也就不可能对各种社会人文现象和社会结构范畴予以深刻洞察。为此,有必要站在这…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四章

基于智质代偿的上列品格,人类作为生物之一种从此骤然升华为生物之一系。即是说,智质通过对于自身类体质生存性状的重塑和再造,其每一个演动进化步骤都相当于一次生物变异甚或生物变种。【从“猿人”→“旧石器人”→“新石器人”→“青铜器人”→“铁器人”→“机械化人”→“电子化人”→乃至发展到“基因工程人”而不止;或者,换一个表述方…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三章

ABC-Ⅹ.智质及其性状的可塑性:这是上述三章的综合命题。 因为,从DNA的角度来看,它已无法通过分子编码的定型生化结构来操纵多变失序的生物行为;从体质的角度来看,它也无法通过简单的生理性状和本能行为来实现头绪纷纭的生存目标;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它同样无法通过凝结成型的物存样态来为生命提供所需日繁的求存…

《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二章

C.智质虚存的超自然质态── C-Ⅷ.超广延性:宇宙之无限与否,思想无从考据,但思想足以追索到有限之外,去问那“限”者何以为限。不待说,宇宙大爆炸的有限论数学模型无论怎样玄远,毕竟同样是一组姑妄武断下来的逻辑代偿和符号空流,它无非是把抽象宇宙的一部分圈定为具象宇宙,或者终将另造一组符号去把这一部分之外…

阴阳五行是物演分化残化的横向依存现象

《物演通论》第一百三十六章,以细胞分化成组织以及器官为例,形象描述了细胞分化残化的过程: 麻烦的事态还不止如此,由这些分化细胞构成的组织仍然不具备生活的机能,不同的组织还必须联手合成一个个不同的器官,以胃为例,胃内有黏膜和腺体,外有腹膜脏层被覆其上,属不同形态类别的上皮组织;内外上皮之间夹着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