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第五十五章
失位和失稳是物的时空化演运的存续质态,反过来说也一样,即时空演化是物自性或存在性的自然展开,于是,如上所述,存在在总体上就表达为一系列存在的趋势或衍存律:
──条件量的递增使依存基础易于坍塌;(衍存条件递增律)
──感应性的放大使共存关系易生错乱;(衍存感应泛化律)
──能动性的扩张使存在者发生迷失的概率增大;(衍存动势自主律)
──结构化的繁复使系统的稳定性难以保持;(衍存结构自繁律)
──总而言之,物的时空演化或时空化的物性演运不免造成衍存物或衍存态势在时空分布上的萎缩格局。(衍存质量递减律和衍存时度递减律)
由此充分暴露出自然存在性的如下本质及其演动法则:存在效价的必然流失俨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值必趋增大(即有序能量倾向于无序化耗散均衡而终至“热寂”)一样不可变易,然而正是这一大势才使整个存在得以代偿性地展开和实现,即是说,无效代偿正是有效存在的基本前提,代偿衍存正是自然一统的贯彻方式。【能量存态的熵增定律与质量存态的弱演法则由此达成统一,但二者的表现方式却大相径庭。对于后者来说,它的现象形态似乎时日趋强势的,它的生存结构甚至被误判为负熵演动(此处不否定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与“负熵流”概念,但须注意:任何“耗散结构”必定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它并不违背广域或广义上的熵增原理;而且,各类耗散结构之间同样始终存在着发生序列上的持恒稳定度级差即存在度级查,这一点经常被有关研究者及引用者忽视),此乃诸多借助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诠释质量宇宙和人文世界的学者及其学说无法规避的麻烦和陷阱。实质上,“耗散结构”正是“自然结构层累代偿”的阶段性物理运动表象而已。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把代偿属性的增量与存在效价的减量剥离开来,或者说,怎样才能将存在度的下倾与代偿度的上扬构建成一个动态相关体系,做不到这一点,即揭不开这一层遮蔽,熵增定律就跨不出能量运动领域,也就实现不了质能转换的统一理论系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借此把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能量系统贯彻道宇宙质量时空系统中来,我们就同时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真正统合成一个存在系统或一脉演化流程了(回顾第四十三章);进而,我们也就同时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亦即将“自然、精神和社会”三者归并为一个衍存系统或一脉进化流程了(详见下述各卷章)。】
生物存在作为对理化存在的代偿使之走向物质实存的至弱一级;智质存在作为对体质存在的代偿使之走向属性虚存的至弱一级;社会存在作为对生物存在的代偿使之走向系统结构的至弱一级;这些临末代偿的极端表达终于都体现在人类文明的存在形态之中,于是,文明的浪潮愈逼愈急,人类的生存日渐紧张。【它的潜台词显然仍是弱演法则之厉行,其表观引申涵义是:越原始越低级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反之,越进步越高级的食物,越呈现浅薄态、飘移态和动荡态。由此注定了人类文明史的恶化发展趋势及其晚近紧张形势。(参阅第四十一章)】
这种紧张可以被扼要地划分为:
经济与资源范畴的紧张或物欲张力上升;(与衍存条件递增律相对应)
文化与信息范畴的紧张或知性张力上升;(与衍存感应泛化律相对应)
行为与信仰范畴的紧张或自由张力上升;(与衍存动势自主律相对应)
政治与制度范畴的紧张或社会张力上升;(与衍存结构自繁律相对应)
环境与人口范畴的紧张或生态张力上升;(与衍存时空递减律相对应)
诸如此类的种种紧张归根结底都是自然存在本身的紧张,或者说是由于存在度的趋降所导致的自然代偿张力的上升使然,一言以蔽之:“人类”这种自然衍存物的生存紧张与存在自为化的程度成正比。【基于此,所谓“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力”之谈,从根本上讲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意识的反作用力正表达着存在本身的代偿作用力,即意识的反作用力正是代偿功效的直接贯彻,只不过此项贯彻不免给“自我意识”自身造成了某种反客为主的“自为表象”罢了,而代偿无效的终局才真正体现着“无意识作用力”对“意识”本身的宰制。】
本站特别声明
本文为王东岳先生于2021年通过BridgeMinds出版社在海外刊印的版本,并与2015年中信出版集团版本进行对比。划线部分为新版删除内容,红色字体部分为新增内容。以此来对比王东岳先生新的思考。若您发现既没有划线又没有红色字体,说明本文在2021版中未修订。如本文有发生修订,将在本文末尾标签中标注“物演通论2021版修订”。若您发现错误,可联系我们指出。内容转载请联系东岳哲学学会。
物演通论在线版原文仅为方便大家更容易发现、整理、学习和传播王东岳先生的思想,本文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请大家在力所能及情况下,购买王东岳先生的纸质书籍,让真正的思想家能有所回报。谢谢!
点击查看《物演通论》注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