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细胞演进到多细胞,看治病的两种思路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在衍化进程中是2个不同的衍存位相。

单细胞生物是一个“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强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广,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的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存在度和相对较低的残化度,参见《物演通论》第131章《物演通论》第132章

但在递弱代偿法则下,单细胞生物无法坚守住自己“遗传增殖”的代偿防线,从而让“变异”代偿接续,从而为发展成多细胞生物奠定基础,参见《物演通论》第135章

单细胞生物演化为多细胞,在早期只是一种无奈的试探。正如《物演通论》第138章所指出:

但是单细胞生物演进为多细胞生物是自然事实。单细胞生物由于残化的生存处境,不得不向外进行细胞间的组织化,而组织化造就了单细胞的三重障碍——物能代谢障碍、遗传增殖障碍、信息媒介障碍,参见《物演通论》第139章

因此这个由单细胞生物通过组织化而形成的多细胞生物,就不得不在体内和体外代偿出有效的手段,避免自己的快速死亡。

体外代偿就是中级社会乃至晚级社会结构,而体内代偿,就是单细胞分化构合而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第139章指出:

用更直白的话说:多细胞生物体,是诸多单细胞构成的,完成单细胞求存目的(物能代谢、遗传增殖、信息媒介)的躯壳。有所不同的是,单细胞生物自可以依靠自身就完成全部求存行为,但处于多细胞体内的单细胞却再没有能力独来独往,而是不得不依靠它们自己构造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来生存。

回到疾病上,所有的病,从理性角度出发都可以追究到某一些细胞发生了病变(衰老、死亡或者变异)。治病也就有了2种基本思路:

第一种是用手术刀或者药物把这些病变的细胞切除或杀死,将它从多细胞生物体内排除。

第二种是用“系统”来治疗,因为多细胞体内的单细胞早就依靠“系统”生存,每一个单细胞的生长、繁殖、变异,都依靠自然物演进程中打造的“系统”(消化、排泄、神经、循环、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因此,疾病的治疗也可以通过调用这些系统,来实现病变细胞的清除、更新和修复。

联系方式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