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己? 用《物演通论》的语言表达就是感应属性中的理性在人这个阶段发展到(或分化到、残化到)可以“自己追问自己”,即具有了自我意识,便有了“自己”或“自我”。这是“精神自我”的诞生,也是“身体自我”进一步残化的标志。因为自我意识的发生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分化(或变异),分化(或变异)被自然选择接受的…
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十七:《敦刻尔克》中的人性
看了《敦刻尔克》,最令我难忘的细节是船员乔治死了以后,失手害死了乔治的士兵关切的向船长道森的二儿子彼得询问乔治的状况,彼得回答“还好”;这时,道森眼睛眨了一下,赞许彼得的回答。那时,人性的高贵熠熠生辉。虽然整个影片中充斥着人性求存的脆弱,但此时,我明白,人性有多脆弱,就可以有多坚强;人性有多卑微,就…
第五十七章 人类的一切问题源自人类的衍存位相
自然的意志──或者换成较易为本书读者接受的说法即“存在在自失中衍存的存在性”──使物性升华为人性,而物的质态一旦进化为人的性状,自然的存在就自失为(或“跃迁”为、“显现”为)形而上学的“存在”。【注意:“性状”一词是“质态”一词的不等位或进位同义词;“形而上学的存在”一语是“自然的存在”一语的不等位或进位同义词组。两…
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十六: 《战狼2》与《血战钢锯岭》引发的反思
《战狼2》成为现象级影片的时候,作为“看世界”的系列,是有必要看一眼的。 正好女儿看了,问其感受,女儿说还可以,特效自然,比《爵迹》好很多,钱都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算良心制作了。出于对女儿在视频制作上专业素养的信任,我走进了电影院,确实如我女儿所言,画面是没话说的,吴京也很敬业,如果不事先贴上主旋律…
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十五:论混序
在微信上看到李文先生关于“混序”的介绍文章,感于其与人类社会物演进程的契合,很有兴趣,故做此文更深的挖掘其实质,以期解决李善友教授的“非连续性”问题。 (一)混序理论的发生学原理 混序理念由迪伊·霍克提出,其时代应用背景是经济领域下金融行业(具体为信用卡)全球一体化的需要。而全球一体化是人类…
第五十六章 人类意志即自然意志
显而易见,接续于生物存态的“文明存态”本质上依然是那个原一的自然范畴。它的文明演历诚然是物的自为化进程最夺目的表现,却毕竟不能改变自为本身的自在性质——即不能改变自为存在与自在存在是出于同源基态和同源规定的自然本质。(1) 因此,才会形成这样荒谬的存在之局:自然界之所以要为至弱存在者代偿性地缔造出足…
第五十五章 衍存律下的人类生存趋势
失位和失稳是物的时空化演运的存续质态,反过来说也一样,即时空演化是物自性或存在性的自然展开,于是,如上所述,存在在总体上就表达为一系列存在的趋势或衍存律: ──条件量的递增使依存基础易于坍塌;(衍存条件递增律) ──感应性的放大使共存关系易生错乱;(…
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十四: 从《春夏秋冬又一春》谈人性
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 ——《物演通论》第一百七十九章 第一次看金基德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便知这是一个专注于人性的导演,不惜在电影中专门缔造了人性实验室,就是电影中那个与世隔绝的寺庙。这好比现代生物学都在单细胞上做基因工程实验,因为单细胞是最简单、最清晰、最明确的原点,以此才…
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十三:健康的原理
建构或理解一个思想模型,就是找见这个思想模型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完整的世界,所以只要是正确的观念,不同观念之间,皆有关联。 《物演通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存在阈”,这是万物存在的关键点,也是解读很多问题的关键点。《物演通论》152章指出一条社会原理:任一生命在任何生存状态下的生存…
第五十四章 衍存律5:衍存质量、时度递减律
时间和空间在科学的直观表象中是运动的“维度”,在哲学的直观表象中是实体的“广延”,而在存在的自性中就是存在本身。(1) 即是说,维度或广延是自然存在演化的产物,或者说是物的存在质态对于物的存在性的表达。所以,从存在的本原或存在度趋近于1的那个原始奇点出发,物的存在几乎无“维”可分,亦即几无“广延”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