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机体化即社会化

上述情形表明,生物的变异演化进程就是自然的弱化衍存进程之落实。(1) 实际上,生物的社会化过程起初与生物的机体化过程没有多少分别,因为,说到底,它们都不过是在变态地──或者说是在不同位相上“变位地”──执行着自然结构代偿机制的同一规定罢了。(2) 说得更具体一些,即在发生多细胞融合的生命有机体之前,先…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物及其社会的结构化动因

然而,为社会实体或社会存在解疑,不在于说明社会实体即是生物聚体,而在于说明生物存在何以必须聚化为社会存在以及生物聚合如何得以分化为社会结构。(1) 我们已知,原核单细胞生物的遗传属性代偿只是开创了一个无结构的生物群量或曰“亚结构的初级社会”,而遗传属性本身又不能保持生物原始性状或曰“生物原初质态”守…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变异导出中级社会

如第一百二十八章之所示,原始单细胞生物的遗传属性是一条守不住的代偿防线。(1) 守不住则须另谋出路,因为事关生存,义无返顾。(2) 这出路就是生命的第二大属性范畴──变异。不过,“变异”实在算不得什么新鲜东西,须知宇宙物质一直在“变异”着,若非如此,何来生物?【自达尔文以降,“变异”一词历来被视为生物学…

第一百三十四章 原始生物社会五定律

本章拟就原始生物与初级社会之间的自然关系予以概略的总结── Ⅰ. 原始生物的生存效价与初级社会的衍存效价之对位律:作为原始生物的代偿性上位存在,初级社会自与原始生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对应关系。然而,这种关系是对位而不等位的。所谓“对位”,是指二者如影随形般的单向派生关系,犹如社会等级之座号…

第一百三十三章 原初代谢与孤雌繁殖

值生物尚且“自强”暨“自圆”之际,以生物为其基质或基础的社会代偿──即社会存在──自然无可显形。这个将自身潜隐在原始生物之原始属性中的社会就是初级社会。 换言之,初级社会的隐性质态反映并体现着原始生物相对偏高的存在效价及其相应偏低的代偿要求。(1) 原始单细胞生物的“自存强势”,突出地表现在生物学所谓的“…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级社会的低残化度

单细胞生物的高生存度与其低残化度(即低分化度)原属同一回事。(1) 【从生物发生史上看,分化程度最低的物种无疑是蓝绿藻之类的原核单细胞生物。所谓“原核细胞”,是指在细胞形态上尚未发生细胞核及细胞器等结构分化的原始细胞,胞内浑然一体,各类活性物质以“原生质”的泛化方式进行增殖和代谢活动。这类生命颇似庄…

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六十七:从《奥本海默》说起 (非影评式观影感受)

(一)反思是本片的最大价值 《奥本海默》的影评太多了,介绍科学史背景的,介绍剧情的,剖析导演创作手法和风格的,任何想了解这些的人,都可以按流量依次看这些网络上的影评,我不用再重复,也不喜重复。我唯一愿意不厌其烦重复的,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会涉及的思想性问题,因为这是我们深度看世界、整体看世界的…

物演通论看世界之六十六:为什么要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浅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成功的背景和经过 因为在《物演通论》精读群承诺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事会专门写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特作此文。并没有改变那些支持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者观点的企图,可能在他们眼里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人就是不讲科学的愚民,并企图通过科普让所有人支持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但站在哲学视角下…

曾蓉谈“怎样才是真正深度和贯通性理解《物演通论》”?

*我再说一下什么是深度理解和贯通性理解。本文转载节选自曾蓉《物演通论》系列课程第八十四章讲义。 以《物演通论》为例,《物演通论》一以贯之的东西是递弱代偿的存在性,即存在性是“一”。所以,《物演通论》中的任意内容,你能把它层层归为递弱代偿的存在性就算深度理解了;但你能把所有内容正确的层层归为递弱代偿…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初级社会的高生存度

单细胞生物的原始高生存度仅仅相对于其他后衍物种而言才是有效的。因为,从非生命物质的“存在”到生命物质的“生存”,这一概念内涵的转化所能引出的唯一区别,就在于由“存在效价”到“生存效价”之间的“度”的跌落。【以及,由此引发的代偿效价的相应上扬,或代偿招数的花样翻新。通常人们只被这代偿的花样所迷惑,殊不知一切代…